腾讯2021财年即将交卷 “过冬”与转型共频

2022-07-03 00:57:12 来源:搜狐

腾讯2021财年即将交卷 “过冬”与转型共频

本周,大厂腾讯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即将发布,券商普遍预计腾讯虽然收入稳定增长,但其四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大概率将继三季度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全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甚至可能出现十年来最低增速水平。

近来,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主动转变发展战略,调整扩张式“试错”策略,寻求转型。这场全行业的“倒春寒”能否尽快结束,取决于各家公司的转型力度。

行业过冬,腾讯或将连续两季度净利回落

中概股近一个月经历了血雨腥风,再次刷新了“暴跌”一词的定义,阿里、腾讯、拼多多、京东、美团等科技股市值一度普遍蒸发30-50%,曾经被引以为豪的中国优质资产成为外资做空的靶子。

在各种传言下,腾讯的股价在3月中旬一度探底297港元,从高点751港元一年时间内下跌过半。

image.png

单从业绩预期看,腾讯正在经历十年来最困难的发展阶段。

2021年三季度腾讯首次出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单季度净利润负增长,收入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下滑,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仅为5%,国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5%,仅有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实现20%相对高速增长。

综合24家券商最新预测,受游戏收入增长放缓及广告收入下滑影响,腾讯2021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纯利介乎1169.29亿至1304.6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1227.42亿人民币,同比下跌4.7%至上升6.3%。

招商证券预测腾讯2021年四季度受宏观消费环境及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广告业务短期增长将继续承压。中信证券也表示,当前腾讯仍然面对游戏、数据安全、反垄断等监管政策的影响,同时在国际化游戏、视频号、云和企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持续投入会导致短期盈利增速有所承压。

阿里巴巴上月发布的财报也凸显了过去一年的“不平坦”,其单季度净利润204.29亿元,同比下降75%,营收增速也将至近年来最低,淘宝天猫首现负增长,一些新业务尚未盈利。

京东连续亏损了两个季度,2021年全年“由盈转亏”,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亿元。百度2021年四季度总收入虽然同比增长9%,但净利润仅17.1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7%。

因为疫情影响,整个宏观经济承压,各互联网公司传统收入项中一些板块都普遍收入下滑,例如广告下滑表现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各家公司都在加大转型投入。阿里对淘特等增长业务投入导致经营利润下降,百度多年来连续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京东的亏损也与京东地产、京西、海外业务和科技创新等新业务部门的亏损持续扩大有关。

而腾讯近年来持续在加大TO B板块投入和研发投入。上个季度,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同比增速达到30%,占整体收入贡献比稳定在30%,该业务也是腾讯连续多个季度成本增速最快的板块,三季度成本投入达到310亿元,同比增长29%。

在科研投入方面,三季度腾讯研发产生的开支达到137.3亿元,2021年腾讯前三个季度其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78.59亿元,同比大增36%。

减肥增肌,度过低谷

业绩承压、疫情反复、海外局势不明朗、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都让企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去年底以来“大厂裁员”的词条频繁上热搜,“组织优化”、“减肥增肌”开始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关键词。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年春节后才市供需行情》显示,今年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新增职位量下降明显,从2021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今年的第四位;在薪酬没有显著增长的前提下,互联网公司2022届校招岗位总数比去年缩减15%至20%。

去年底第一批经历“裁员风波”的快手CEO程一笑就曾表示,快手对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决心。爱奇艺董事长兼CEO龚宇则公开表示,当前重点是开源节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业务、项目,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

去年11 月,字节跳动宣布启动字节跳动近五年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在人才发展团队撤销时,被曝光的字节跳动内部邮件中提到:“要把资源聚焦在重基础、高杠杆的事情上,做事情的标准要更高。”

此前数年,互联网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在竞争导向下,各大公司不断对新业务进行扩张,在业绩增长期“试错”成本并不显著,但一旦进入业绩低谷期,继续不断“试错”扩张则很可能会伤筋动骨。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主动刹车后,一些成立时间较短、没有稳定商业化能力、甚至持续亏损的新业务部门成为“优化”的对象。例如字节跳动旗下的教培业务在2021年被两轮裁员,中小学业务被放弃,百度游戏部门几乎全线被裁。

“互联网大厂之前的发展模式是所有赛道都去布局,只需要铺人力复制就行,是简单的外延式扩张,所以会提前搞人才储备。但到了发展的下一阶段,大家都要调整结构,走内涵式发展,这就导致之前为了外延扩张而储备的人变成了人才冗余。所以它需要进行瘦身,减掉一些无效的单元板块,数字经济原本就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用招了多少人来衡量自我扩张了多少。”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战略意义显著,且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这些领域也成为腾讯、百度等企业加大投入的领域。

2018年930变革后,腾讯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在全国多地投入布局大数据中心,强化产业数字化基础能力。去年4月,腾讯进一步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全面融入实体经济,以社会价值创新为底座牵动所有核心业务发展。

不过,腾讯的云业务一直承受盈利目标压力。云计算重技术、重资产的特性,意味着前期发展需要巨大投入,而在开拓市场期,国内的互联网云服务商整体竞争激烈。对于腾讯而言,当下广告、游戏等业务承压,重投入多年To B 业务也需要尽快能提升“造血”能力。

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去肥增瘦”的目的大于“过冬”。

毫无疑问,平台企业正在转型期。虽然经历了一轮强监管,但是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意义,持续在积极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腾讯把“助力实体经济”作为新的品牌主张,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深耕产业解决方案,为实体经济中各行各业提能增效,积极助力实体经济中的个体和小微数字化转型;阿里财报中也表示要深度参与全社会的产业数字化进程。

在行业调整期,将“减肥增肌”与“战略转型”相结合,互联网行业的2022年依然任务艰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